荣乌高速莱山立交改造加快
荣乌高速公路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莱山互通立交位于荣乌高速公路与莱山区南北经济带莱源路十字交叉处,采用双喇叭型互通,莱山收费站自2002年在该处建站,设2进2出4车道,年车流量达210余万辆次,该互通立交为莱山区大容量、高效率现代化公路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
水母网6月28日讯(YMG记者 慕溯 通讯员迟恒)荣乌高速公路莱山互通立交改造工程已进入火热施工中。截至目前,荣乌高速公路莱山互通立交改造工程已填土方3.4万立方米,A 匝道桥基础完成60%,B匝道桥基础完成50%,正在加快挖钻桥梁桩基施工,已完成全部工程35%。
因青烟威荣城际铁路穿越该互通立交在荣乌高速公路主线南侧的互通区域,为了保障公路、铁路运营安全,
需对被铁路分割的部分匝道进行改移。施工现场,高速公路主线一侧单喇叭中的两条左转匝道正在进行改造,两条右转匝道及莱源路一侧单喇叭各匝道仍维持不变。据了解,匝道的施工相对简单,主要包括路基和块石护坡。需对原匝道进行拆除,拆除的土方主要用于新匝道路基的铺筑。“若外借土方进场,运距长、成本高,我们粗略算了一下,费用大约要30万元。如果还要把老路土方运出去,费用又要10万元。”市莱山公路管理局工会主席、纪检组长张雷介绍:“我们充分就近利用老路路基,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仅此一项,至少可为国家节约40余万元。”匝道桥的架起,是由多组桩基础支撑上部结构相连构成的。桩基础的钻孔施工,依靠的是一台被称之为“旋挖钻”的大型机械设备。我们在工地现场看到,“旋挖钻”高高竖起,有20余米高,下面有一个大大的钢钻头。张雷介绍,我们需钻灌32个桩基础,直径分1.2、1.5米不等,最深的达到32米。因施工场地属滨海相沉积地貌单元,地形较为复杂,地势起伏较大,基本每一组孔的钻挖速度、难度都不一样。每进行一个桩基施工,都要进行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钻孔、泥浆护壁和清孔灌注等多道工序。莱山公路局工程科副科长钟凯说:“清孔后不能立即终孔,而在孔内下入钢筋笼,安装好灌浆导管后施行二次清孔作业,以使砼灌注前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要求,保证砼成柱质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虽高,而抗拉强度却很低。为了增加跨线桥的强度和使用寿命,采用了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即先浇灌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再张拉穿过混凝土内预留孔道中的钢绞线,并在两端锚固。预应力筋先穿入套管,通过对预期受拉的部位施加预压应力的方法,就能克服混凝土抗拉强度低的弱点,防止或延迟裂缝的出现,并增加结构的刚度,节省钢材和水泥。在已灌注好的桥梁立柱上,记者看到外面包裹了一层土工布,对立柱进行补水。并在土工布外面覆盖地膜,起到保湿作用。在立柱上方还摆有水桶,有工人每天不少于2次对立柱进行浇水,保证一次性浇透。
——荣乌高速莱山立交改造加快